1902年清政府依盛京將軍增祺、奉天府尹玉恒奏請,劃通化縣東部地方設治貓耳山,置縣名臨江,屬吉林副都統轄區興京廳;設八道江巡檢屬通化縣(1908年劃歸臨江縣)。1907年廢將軍制,東北實行行省制,本地屬奉天省,仍轄于興京廳。
1913年(中華民國二年)奉天省設東、西、南、北、中五路,本地屬奉天省東路道。1934年(東北淪陷時期)改屬偽安東省。1937年劃歸偽通化省。1945年劃歸安東省通化專署所轄。1946年劃歸遼寧省。
1949年劃歸遼東省。1954年8月劃歸吉林省管轄。1959年3月23日吉林省委批準撤銷臨江縣,設立渾江市。1960年1月7日國務院批準渾江市府駐八道江鎮,隸屬通化地區。
1985年2月4日,國務院批復(國函字17號)同意渾江市升格為地級市,并將通化地區的撫松、靖宇2縣和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劃歸渾江市管轄。
1986年9月8日,國務院批準設立渾江市八道江區、臨江區、三岔河區。
1992年9月1日,民政部批復(民行批[1992]95號)同意撤銷渾江市臨江區,設立臨江縣。1993年11月28日,民政部批復(民行批[1993]237號)同意撤銷臨江縣,設立臨江市。
1994年1月31日,國務院(國函[1994]8號)批復同意將渾江市更名為白山市。4月,渾江市正式更名為白山市。
1995年12月30日,國務院批準撤銷白山市三岔子區,設立江源縣。白山市轄臨江市、靖宇縣、撫松縣、江源縣、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和八道江區,市人民政府駐八道江區。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白山市總人口1312362人。其中:八道江區 335400人、撫松縣 306736人、靖宇縣 141120人、長白朝鮮族自治縣 84667人、江源縣 259538人、臨江市 184901人。
2006年6月5日,國務院(國函[2006]44號)批準:同意撤銷吉林省江源縣,恢復設立白山市江源區,以原江源縣的行政區域為江源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孫家堡子鎮。截至2006年6月,白山市轄2個市轄區、2個縣、1個自治縣,代管1個縣級市。
2000年至今部分鄉鎮調整情況
2000年12月22日,經省政府批準,吉林省民政廳下發吉民行批[2000]12號文件,對江源縣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撤銷大石棚子鄉、榆木橋子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石人鎮管轄。撤銷大石人鄉,設立大石人鎮,將原石人鎮管轄的光環街道辦事處劃歸大石人鎮管轄。鄉鎮合并、鄉改鎮后,鎮政府駐地不變。
2001年7月13日,經省政府批準,吉林省民政廳下發吉民行批[2001]4號文件,撤銷靖宇縣東興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三道湖管轄。鄉鎮合并后,鎮政府駐地不變。
2001年7月13日,經省政府批準,吉林省民政廳下發民行批[2001]5號文件,撤銷撫松縣溫泉鎮,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仙人橋鎮管轄,仙人橋鎮壓政府駐地不變。
2001年10月26日,經省政府批準,吉林省民政廳下發吉民行批[2001]15號文件,將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如下:撤銷龍崗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馬鹿溝鎮管轄。撤銷十一道溝鎮,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八道溝鎮管轄。鄉鎮合并后,鎮政府駐地不變。
2003年,全市總人口為132.9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4.98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33.8%;非農業人口87.93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66.2%。面積17852平方千米,市區面積1388平方千米。轄6個縣(市)區,45個鎮、20個鄉、9個鄉級街道辦事處。
2005年2月5日,經省政府批準,吉林省民政廳下發吉民行批[2005]3號文件,同意對白山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
長白縣:十三道溝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十二道溝鄉管轄。
撫松縣:撤銷西崗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仙人橋鎮管轄。
靖宇縣:撤銷榆樹川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花園口鎮壓管轄;撤銷西南岔鎮,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景山鎮管轄。
臨江市:撤銷大栗子鎮,設立大栗子街道辦事處,將原大栗子鎮所轄行政區域劃歸大栗子街道辦事處管轄。
八道江區:撤銷河口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板石鎮管轄;撤銷大鏡溝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紅土崖鎮管轄;撤銷太安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六道江鎮管轄。
以上鄉鎮合并后,鄉鎮政府駐地不變。
2005年7月19日,經省政府批準,吉林省民政廳下發吉民行批[2005]11號文件,對八道江區鄉鎮區劃作如下調整:
(1)撤銷八道江區市郊鄉,將市郊鄉管轄的七道江村、群生村、團結村、鮮明村劃歸板石鎮管轄;將民華村劃歸新建街道辦事處管轄;將向陽村劃歸城南街道辦事處管轄;交東山村劃歸東興街道辦事處管轄;將東崗村劃歸江北街道辦事處管轄;將車道嶺村劃歸通溝街道辦事處管轄。
(2)將板石鎮所轄的河口村、上甸子村、朝陽村、長崗村、翁泉村、里岔溝村劃歸東興街道辦事處管轄。
(3)將板石鎮更名為七道江鎮,鎮政府駐地不變。
2005年7月21日,經白山市人民政府批準,下發白山政函[2005]102號文件,同意成立以下4個街道辦事處:
(1)板石街道辦事處:將原板石鎮吊水壺村、新興村、鷹嘴砬子村、上青村四個村及板石社區劃分出來成立板石街道辦事處。
(2)河口街道辦事處:將原河口鄉的河口村、上甸子村、朝陽村、長崗村、翁泉村、里岔溝村6個村及東興街道河口社區、東慶社區、東華社區3個社區劃分階段出來成立河口街道辦事處。
(3)城南街道辦事處:將糧豐路以西,通溝街道以東,鐵路以南原紅旗街道英才社區、文良社區、東苑社區、西苑社區,原新建街道平臺子社區、南嶺社區、新苑社區及合興社區、西站社區、金月社區、園林社區部分住戶劃分出來成立城南街道辦事處。同時,將原市郊鄉劃歸新設城南街道辦事處管轄。
(4)江北街道辦事處。將白山市委黨校以西,白山北線公路西出口以東,渾江以北、紅旗街道江北社區、新建街道青山湖社區,東興街道北安社區和民樂橋以北,原板石鎮三工地社區劃分出來,成立江北街道辦事處。并將原市郊鄉東崗村劃歸新設江北街道辦事處管轄。
2005年10月18日,經省政府批準,吉林省民政廳下發吉民行批[2005]35號文件,對撫松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
(1)撤銷松江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興隆鄉管轄。
(2)撤銷松郊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撫松鎮管轄。
(3)撤銷榆樹鎮,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興參鎮管轄。
2005年10月18日,經省政府批準,吉林省民政廳下發吉民行批[2005]36號文件,對臨江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
(1)撤銷賈家營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螞蟻河鄉管轄。
(2)撤銷寶山鎮,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六道溝鎮管轄。
(3)撤銷東北岔鄉,東北岔鄉所轄的元寶頂子、吳家營、東北岔3個村劃歸四道溝鎮管轄;將東小山、五人把、柳樹河子3個村劃歸樺樹鎮管轄。
2005年10月18日,經省政府批準,吉林省民政廳下發吉民行批[2005]37號文件,同意撤銷靖宇縣燕平鄉,將所轄行政區域劃歸三道湖鎮管轄。
2006年6月5日,國務院(國函[2006]44號)批準:同意撤銷吉林省江源縣,恢復設立白山市江源區,以原江源縣的行政區域為江源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孫家堡子鎮。
截至2006年6月,白山市轄2個市轄區、2個縣、1個自治縣,代管1個縣級市。
白山市,面積17485平方千米。
八道江區,面積1388平方千米。郵政編碼134300。
江源區,面積1348平方千米。郵政編碼134700。
臨江市,面積3009平方千米。郵政編碼134600。
撫松縣,面積6150平方千米。郵政編碼134500。
靖宇縣,面積3094平方千米,縣人民政府駐靖宇鎮。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面積2496平方千米,人口8萬。郵政編碼1344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長白鎮。
2008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為1296888人。其中:農業人口為411106人,占總人口比重31.7%;非農業人口為885782人,占總人口比重68.3%。
全年出生人口8946人,出生率6.9‰,比上年下降0.1個千分點;死亡人口5443人,死亡率4.2‰,和上年持平;自然增加人口3503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7‰,比上年下降0.1個千分點。
白山市素有“立體資源寶庫”、“長白林海”、“人參之鄉”之美稱。肥沃的土地、豐富的森林、礦產、山珍土特產和旅游資源給白山帶來了廣闊的開發前景。 全市有林地面積14761平方公里,境內森林覆蓋率達83%,人均森林蓄積量167立方米,相當于全國人均森林蓄積量的19倍,是*的主要木材產區之一。聯合國“人與生物圈”長白山自然保護區有60%的面積在白山市。古老茂密的原始森林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了優越的繁衍生息的條件,是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角的故鄉。
境內野生動物350余種,其*家規定的保護動物東北虎、棕熊、馬鹿、猞猁、香獐等珍禽異獸有37種之多。
2300多種野生植物中,經濟植物1500余種,其中人參、靈芝、高山紅景天、五加參、天麻、月見草等藥用植物900多種,白丁香、鈴蘭、夜來香、天女木蘭等芳香植物200余種,綠色食用植物有木耳、山芹菜、蕨菜、薇菜、松籽、蘑菇等200余種。經濟植物以野山參、園參較為著名,人工種植園參已有300多年歷史,是全國重要的人參種植、加工、銷售集散地。豐富的特產資源造就了一批“名鄉”,撫松縣被國家評為“*人參之鄉”、靖宇縣被評為“*西洋參之鄉”和“*長白山礦泉城”、八道江區被評為“*林蛙之鄉”、臨江市被評為“*紅景天之鄉”。
白山地區已發現煤、鐵礦石、石英砂、硅石、滑石、硅藻土、膨潤土、石膏、水晶浮石、火山渣、大理石、高嶺石、瑪瑙、鉛、鋅、銅、鎂、金、銻、銀、磷等金屬和非金屬礦100多種,占全省發現礦產的73%。目前已探明儲量的有36余種,礦產儲量大、品位高,成礦條件好。境內臨江市硅藻土產品遠銷亞太地區,江源縣、八道江區列入全國60個重點產煤縣之列,白山礦產資源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白山境內有鴨綠江、松花江兩大水系,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鴨綠江、松花江、渾江等較大河流55條,著名的白山電站和云峰電站主要庫區座落在白山市境內,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80.25億立方米,水資源人均占有量是全國人均占有量的2.7倍,水能理論蘊藏量106.1萬千瓦,可開發水能資源量84.2萬千瓦。有礦泉、溫泉多處,神奇獨特的長白山礦泉水可以制作各種各樣的上佳飲料,開發利用的潛力相當可觀。現已發現礦泉水近200處,每日可開采量20萬立方米。
鴨綠江、松花江如兩條碧綠晶瑩的玉帶鑲林海之中,松花江白山庫區和鴨綠江云峰庫區更是*風景區。長白山是*八大名山之一,是我國東北地區*山系和歐亞大陸北半山地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1960年國家成立長白山自然保護區,1980年被列為聯合國生物保護圈。長白山總面積約7萬平方公里,火山錐體面積約8000平方公里,主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為東北地區*高峰。從長白山熔巖臺地到火山錐體,自然景觀表現出明顯的垂直帶譜。北坡海拔600--1200米為針闊混交林帶,1200--1800米為針葉林帶,1800--2100米為岳樺林帶,2100--2400米為高山苔原帶,2400米以上呈高山寒漠景觀。著名的長白山天池座落在長白山主峰頂端,天池湖面海拔2189.1米,南北徑長4.85公里,東西徑長3.35公里,水面面積9.2平方公里,水邊周長13.17公里,湖水最深處373米,平均水深204米,總蓄水量是天山瑤池的15倍。湖水終年不斷地向外流淌,*外泄流量為3.42立方米/秒,最小為0.88立方米/秒。天池以石為底,水質極好,清徹碧透,無風時水面平靜,藍天、白云、群峰倒映水中,極似明鏡相照。它是我國*最深的火山湖,也是松花江、鴨綠江和圖們江的發源地。山下星羅棋布,冬季泉水蒸騰,勝似仙境。天池不僅以瀑布、溫泉、林海、雪峰、苔原的粗獷和純樸美令人傾倒,而且以明顯的垂直景觀,完整的生態系統,豐富的物種資源為世界所矚目。長白山錦江峽谷位于長白山天池西麓20公里處。峽谷入口處,一帶瀑布白練當空,銀河盡瀉,轟然天降,遙遙可聞。峽谷長78公里,寬二、三百米,垂直深度達160米,乃火山爆發后熔巖表面的火山灰和泥土被江水和雨水沖刷所致。峽谷兩岸多數地帶坡陡如削,峽谷中高達幾十米熔巖椎體,千姿百態,有的獨立成形,有的群體聯袂,有如駱駝負童,有如海豚攜子,戀人相依。峽谷底水流湍急,水鳴之聲,如弦在握,可與美國克羅拉大峽谷相媲美,堪稱*景觀。由于風景獨特,1994年7月,國家林業部批準在白山市建立全幅員的國家森林旅游區。
白山市管轄內公路總里程3371.7公里,其中:二級路569.6公里,三級路517.8公里,四級路1952.9公里;高級路面828.2公里,次高級路面79.6公里,中級路面849.2公里,低級路面1291.2公里;現有橋梁604座18738.4米,永久式橋梁536座17730.3米,大橋25座3730.2米,中橋174座8871.6米;涵洞4045道;隧道20處7249米;晴雨通車里程2298.2公里;可綠化里程3037.4,綠化里程2685.5公里;專業養護里程1459.8公里。
白山市二OO一年度公路路況主要變更情況如下:
1、 國道:鶴大線:新增楓葉嶺隧道1處2188米,葦蘆小橋1座17.4米,灣溝至大陽岔段綠化里程21公里。
2、 省道:
(1)長白線:新增綠化里程9.0公里。
(2)榆江線:景山至沙河子段21公里通過改建改善,原三級路面提高為二級路,中級路面提高為高級路面,江源管段新增綠化里程9.0公里。
(3)朝長線:新增花園、珠寶隧道2處2039.0米,松江河至漫江綠化里程17.3公里。
3、縣道:
(4)八三線:紅土崖至三道溝段25.3公里通過改善原中級路面提高為高級路面。
(5)臨賈線:三道溝門至硅鋁合金廠段3.8公里通過改建改善原四級路提高為二級路,次高級路面提高為高級路面。
(6)駝靖線:靖宇東至朝長線加油站2.5公里,通過改建改善原三級路提高為二級路,低級路面提高為高級路面。
4、鄉道:新增路線9條85.4公里,三級路7.7公里,四級路面77.7公里;高級路面7.7公里,低級路面77.7公里;橋梁13座296.5米,涵洞27道,綠化里程69.4公里。
郵政通信行業是黨和政府發布大政方針、人民群眾相互傳情達意的橋梁和紐帶。白山市郵政局自九八年郵電分營以來,始終堅持“人民郵政為人民”的宗旨,以效益為中心,積極開拓市場,大力發展各項郵政業務,在傳統郵政業務的基礎上,新開辦了郵政廣告、代辦電信、物流配送等新業務,并拓展了郵政儲蓄、集郵、速遞、報刊發行業務領域;同時,不斷強化管理、深化企業改革、提高服務水平,加大科技含量,積極創建適應市場經濟的現代企業制度,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通過幾年的不懈努力,白山市郵政局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郵政嚴重虧損的局面得到緩解,社會滿意度逐步提高,企業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目前,白山市郵政局資產總額達到7600萬元,市區內共有18個局所網點,均可辦理信函、儲蓄等業務,市區內投遞半徑達到40公里,較好地滿足了白山市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用郵需求。
長白山鴨綠江大峽谷 | 鴨綠江大峽谷位于長白山南麓,是南麓登臨長白山的必經之路。峽谷的 形成是火山噴發時形成的巨大斷裂地溝,歷經三百年來的雨水沖刷切割 和風蝕而演變生成的自然景觀。 峽谷南北長10公里,東西寬200米,深170米,這里也是天池泄出之鴨綠 江源頭。谷內綠樹掩映,兩岸怪石奇峰林立,百態千姿,氣勢恢弘。在 中、朝兩江相匯合的谷頭河處,群峰聳峙的虎牙峰是峽谷景觀的代表, 鴨綠江大峽谷可稱之為蒼天賜予人類的一幅壯麗畫卷。 | |
臨江市花山溫泉 | 溫泉度假村位于臨江22公里的西北部,依偎在老嶺下,這里森林茂密, 針闊混交,溝壑險峻狹長,奇峰林立,溶洞幽徑,溪流飛濺,瀑布垂 簾,自然生態,人文點綴,獨具一格,別有洞天。這里地熱水資源極為 豐富,溫泉遍步數里,水溫長年在35度——40度之間,已成為養殖熱帶 羅非魚的良好資源。目前已建成6000余平方米的潤龍溫泉游泳館,是人 們休閑、健身、療養的好去處。 | |
撫松縣露水河狩獵場 | 狩獵場位于長白山主峰西北麓的原始森林深處,整個獵區面積達35800 公頃。獵區內森林茂密、溝壑交錯、水草豐茂,為各種野生動物、植 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良環境和條件。獵區內分狩獵經營 區、獵物繁殖區和多種經營區。狩獵經營區又分為四個開放式狩獵區 和一個封閉式狩獵區。獵區內有獸類獵源6目,19科,51種;鳥類獵源 43科,173種。狩獵場植被屬玄武巖臺地上針闊葉混交林帶,是長白山 林業植物科較為豐富的景觀帶,有高等植物1400多種。狩獵場還建有 高級別墅式賓館,并根據客人的興趣愛好,在獵區內提供野外宿營帳 篷和簡易住房,既可減少狩獵旅游者連續往返的辛苦,又可充分領略 在原始森林中狩獵野營的樂趣。 | |
長白山溫泉度假村 | 長白山溫泉度假村位于撫松縣仙人橋鎮,是我國著名的礦泉休假、療 養區。礦泉自湯河岸花崗巖裂縫中噴出,水量豐富恒定,日流量700 噸,水溫62攝氏度,是不可多得的硫酸鹽、碳酸鹽高溫氡泉,含有多 種化學元素及稀有元素,其各項指標均已達到國家《醫療熱礦水水質 標準》,根據專家檢測,初步認定溫泉中偏硅酸、鍶、鋰等含量已達 到《國家飲用天然礦泉水標準》。度假村庭院建設為花園式,有寬敞 明亮、衛生整潔、設施齊全的服務樓;有中、西特色的餐飲和地方風 味;有各種健身、運動器具和文化*所。度假村環境優美,四周 群山環抱,峰巒起伏,依山傍水,空氣新鮮而溫潤,氣候溫和而風力 小。公路交通鶴大線擦肩而過,鐵路運輸每日上下行都在溫泉站停 車。是西坡登天池、北去狩獵場、南至長白跨國出境游的集結、中 轉、休憩地。 | |
白山市太平湖 | 太平湖風景區距白山市中心11公里,位于八道江區六道江鎮馱道村境 內,景區內建有人工湖,為攔截黑溝河水而成,取名太平湖。整個庫 區水面呈月牙形,湖區兩岸植被良好,林相優美,山峰險峻,怪石林 立。景區內開發建設的旅游功能區有:淺水游泳區、深水游泳區,養 殖、釣魚及游船、溶洞游覽區、餐飲娛樂區、商業服務區、停車場 區、花卉區、森林植物園、風景別墅區、綠色農業示范區等。是白山 近郊生態旅游的理想目的地,也是長白山旅游的中轉服務休憩地。 | |
長白縣靈光塔 | 靈光塔是長白的經典名勝,塔身共分五層,底層四面各鑲嵌著“王、 立、國、土”字型巨磚,塔高12.64米,為磚砌密檐仿樓閣式塔,與 西安市唐代的小雁塔風格相似。方形的塔身上,層層疊澀檐,轉角 處掛有風鈴,風吹鈴響,清脆悅耳,常年吟風嘯月,教人“警鐘長 鳴”不忘戍邊。整個塔的造型古樸優美,端莊秀麗,是東北*保 存下來的唐代渤海國地方政權建筑,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顯示 了渤海時期精湛的造型藝術,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文物保護價值。 1988年,靈光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又被國務院列為 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 |
長白縣望天鵝峽谷 | 望天鵝風景區位于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中部,距長白縣城45公 里。該景區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國家森林公園、省級地質公園、 吉林省*旅游景區、吉林鴨綠江上游*自然保護區。 望天鵝火山遠看猶如一只昂首翹盼的天鵝而得名。望天鵝火山是一個 巨大的中心式噴發和溢流的玄武質火山錐,是一個巨大的破火山口, 由火山噴發時溢出的地下巖漿形成了熔巖臺地,悠悠歲月的風化剝 蝕,造就了這條綿綿數十公里的玄武巖大峽谷,溝內因破火山作用形 成的火山地質遺跡和景觀非常罕見。望天鵝峽谷溝系全長38公里,最 低處海拔610米,*處海拔1100米;望天鵝火山主峰海拔2051.4米, 是東北第二高峰,距長白山天池35公里,兩座火山構成長白山脈的峰 脊。這里是具有柱狀節理的玄武巖經風化作用、流水侵蝕和崩塌而形 成的地貌景觀,由構造作用和外生力地質作用迭加形成的陡峻、幽深 的溝壑川谷深達450米,是集奇石飛瀑取勝的望天鵝峽谷景觀群。 望天鵝景區主要景點30余處,*代表的景觀有“八大瀑布、十大石 景”和一個長達500多米的石瀑群景觀帶。 | |
葦沙河旅游度假區 | 度假區位于臨江市葦沙河鎮,距臨江28公里,隔鴨綠江與朝鮮隔江相 望,這里江闊水穩,山清水秀,峰險嶺奇,盛產鰲花、重唇等各種名 魚。不僅有著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而且人文景觀也具特色,是一個 無山不美、無水不秀、無景不奇的旅游勝地。金銀峽旅游區山澗清幽 秀麗,溪水嫵媚多姿,怪石聳立。法蔭寺古剎鐘聲悠揚,疑處夢境。 鴨綠江水(冰)上樂園,夏季“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推開波浪,迎 面吹來了涼爽的風”,讓我們回到了兒時的夢境。豪華的客輪可讓我 們暢游在臨江——集安航線,飽覽鴨綠江沿岸兩國秀美風光。冬季的 冰天雪地,狗拉爬犁,雪地摩托等項目,可盡情領略北國風情。 | |
長白山迷宮 | 長白山迷宮(國家AA級風景區)位于白山市區西南部24公里處六道江 鎮橫道村,景區占地50000平方米,開發規模長約2000延長米,為吉林 地區難得的喀斯特巖溶地貌及森林植被構成的自然風景區。目前已經 建成為集山、水、林、草、地、溶洞及人文景觀于一體的多功能風景 旅游區,迷宮溶洞為6億年前水蝕石灰石構成的喀斯特巖溶地貌,洞內 氣候冬暖夏涼,各種溶孔、溶溝、溶槽與鐘乳石組成了洞內獨有的景 觀,因溶洞中洞中有洞,洞洞相連,縱橫交錯,如無專人引導,游人 很難從原路返回,故取名長白山迷宮,以神奇造化造就了“動物世 界”、“人物世界”、“建筑世界”等景點,是我國北方富有代表性 的多層迷宮型的巖溶洞群區。為滿足游客需要,先后建立了游客接待 服務中心、露天游泳池、彩彈射擊場、跑馬場、滑雪場等項目。位于 溶洞東北部山腰的夏日冰洞,夏日酷暑結冰,冬季嚴寒融化,現已列 為全國八大冰洞之首。 | |
松樺戀 | 松樺戀在長白山西坡如地毯般鋪展開去的草地上,常常可見松樹和樺 樹兩兩相依的動人情景:松樹高大挺拔,莊嚴肅穆,象一位陽剛偉男 子;樺樹枝葉舒展,體態婀娜,似一個柔媚俏佳人。 |